1600余年前,陶渊明借武陵郡渔人之口,记录下他心中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天,景宁,一个叫作桃源的村庄,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桃花盛开,田间阡陌,鸡犬相闻,静谧安闲,深藏着人们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地青石,一路桃花,一条深巷,一帘幽梦……桃源村村子不大,巷巷相连,户户相通,全村112户、430人,畲族人口近30%,极具特色。在东坑镇桃源畲族村,成片的古屋在青山绿水的陪衬下,别具风貌,也散发着浓浓的乡愁。

桃源村地处浙西南美丽的飞云江源头,古时此地多桃树,村处源口,故名桃源。在桃源,时光的流逝是缓慢的,岁月的流转仿佛也是缓慢的,然而,四季在这里却分外分明。如水的月色、斑驳的屋瓦、慢慢的日脚、历史的风霜,遮掩不住桃花源透过时光的惊艳。花开花落,草长莺飞。石头精心砌成的古宅,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民居外繁花似锦,它就像一幅淡淡的却色彩分明的民俗风情画。门口的小桥流水,村内的青石小道,当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那些陈旧的屋檐上,这一刻,眼前的山、水和古建筑和谐共存……

在这里,人们常常以为时光是静止的,事实却并不如此。你看,桃源村水果沟葡萄种植基地,皮肤黝黑的畲族汉子雷李青正在林间忙碌。剪枝、浇水、埋土,葡萄树的养护,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每一道程序都精心、精致、精准。

十来年前,水果沟还是一条无人问津的荒山沟,河边是一片长满杂草的滩涂地。2011年,桃源村的汉族人吴学芬当选桃源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不到一年,他就自掏腰包,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处考察。桃源村是一个传统畲族村。过去,村民们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种稻谷和毛竹,经济效益不高。不少人离乡外出务工,村子一直发展不起来。吴学芬看到了这点,他明白乡村发展,关键是产业振兴。吴学芬忙前忙后,寻找适合桃源村发展的产业。经过一番考察,他把目光瞄向了葡萄种植。

“南方适合种葡萄吗?”

“每亩葡萄林的钢构棚就要2万多元,万一赔钱了怎么办?”

“种葡萄得要技术,一时半会儿学得会吗?”

村民们不懂吴学芬的建议,他们直接把疑问抛给这位书记。

吴学芬急了。他带头投钱,亲自种下几亩葡萄林,还主动借钱给经济困难的村民试种。“赚了钱再还我,亏了算我的。”吴学芬挨个做工作,给大家吃下“定心丸”。

雷李青相信吴学芬,决定跟书记一起赌上一把。

在吴学芬的支持下,雷李青第一次走进省农科院,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如何选品种,如何管理,如何防治病虫害等。他努力记下这些略显深奥的新知识,细细消化吸收。培训结束后,雷李青一头扎进葡萄林,反复钻研揣摩。

第二年,在全村人都盯着的“试验田”里,葡萄树挂了果。第三年,葡萄园获得了批量收成,吸引不少人前来采摘购买。看着一串串葡萄卖出了好价钱,村民们一下子有了信心。

有了好收成,雷李青对吴学芬的眼光和判断连连赞叹:书记给大家找了致富好路子。甭管畲族还是汉族,老百姓致富有希望了。雷李青也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葡萄园种植面积,还成立了畲族葡萄种植合作社。

葡萄园喜获丰收,吴学芬却退了出来,让其他村民继续经营。2015年,他又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种植猕猴桃、梨子、红心李等多种水果。如今,桃源村水果基地面积达到300亩。荒山沟成了水果沟,水果沟成了村民们的“聚宝盆”。

随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推进,桃源村环境面貌大为改善,基础设施得到提升。由此,桃源村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和水果采摘游,今天的桃源村,已拥有近100亩葡萄园、45亩猕猴桃、30多亩黄花梨;村里游客量超过2.5万人次,乡村旅游也激活了周边民宿经济,村里陆续开出了12家农家乐、5家民宿,旅游年收入近200万元。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一幅幸福和谐的桃源乡村画卷已经铺开。

历史上,频繁迁徙的畲民曾以“山哈”自称,即“山里的客人”。这个自称里,写着道不尽的悲凉,它饱含着畲族人颠沛流离、客居他乡的漂泊感。畲族文化在景宁源远流长,大山深处的畲族人,勤劳勇敢,世代耕田狩猎,保留着淳朴民风;节庆时,他们与神同欢,倒屣迎宾,如酒如火。

而今的“山哈”,早已摆脱了身份认同的尴尬,他们在景宁这片山地中扎下根来,心中是满满的幸福。他们同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一道,戮力同心,用勤劳和智慧建设着属于自己的家园。今天,往昔那片穷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成了景宁人端在手里的“金饭碗”。据统计,景宁现今总人口约17.22万人,其中畲族人口约1.99万人,约占11.5%。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景宁的巍巍群山、悠悠碧水,似乎都在无言地宣誓——“山哈”,不再是山里的客人,他们是大山的主人。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