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红耀乡,洋芋汇聚成了绿色的海洋。

熊志忠握着两枚大大的马铃薯,在秋收的田地里奔跑着,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乡亲们在地里忙活,有些人已经将家里的腌菜坛子搬了出来。

腌菜也是西海固的一大习俗。

曾几何时,因为没有水,西海固的人就用刷子将菜上的尘土刷下来,然后直接腌制。

为了节约水,当地村民家家惜水如金,洗碗是奢侈的事情,吃了晚饭,主妇便用抹布直接将碗擦拭干净,摞起来,下次再用。天阴欲雨时,人们是不会躲在家里休息的。他们通常会穿上薄一点的衣服到地里,一边干活一边等雨。雨后回家,赶紧脱去衣服,把身体擦干,就算洗过澡了。

当地人把这叫作“趁雨”,一个“趁”字,透着心酸,也透着无奈。

西海固本来就不适合人类生存。1920年,雪上加霜的8.5级海原大地震更使这片土地生灵涂炭,当时地广人稀的西海固竟有二十多万人口消失于一瞬。

这里是西吉县——西海固的“西”,便是指这里。碧波万顷的西吉震湖,是海原大地震后形成的美丽湖泊,世界第二大地震湖。湖水**漾,可是解决不了西海固人吃水难的问题。

尽管这里不适合生存,尽管这里日子凄苦,但是面对着国家的生态移民政策,有些人还是不愿意搬迁。在大自然创造的艰苦生存环境下,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在这片属于自己的黄土地上,造林种草、固水治沙、荒山复耕……以自己独有的乐观和坚韧,就这样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着。在地方志里,“焦旱**的远山”“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的历史记载数不胜数。

环境的贫瘠是显而易见的。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在这里进入尾声,巨大的山峰**着寒凉的脊梁,一座又一座山峰像被刀狠狠地切过,陡立着,**着,荒芜着。风,也像裹挟着许许多多把小刀子,一路狂歌,一路喧嚣,一路扫**——穿过树林,削净了枝叶;掠过高峰,削平了山头。

贫困又是细微而具体的,比如饮水。一个村40多户人家,大部分都要去水沟里取水。夏天,为了不耽误白天干农活,天不亮就要去排队等。冬天,水沟结了冰,就得拄着铁锹上去,跪在冰面上,趴下用瓢一点点舀出来。

比如社会的空心化。在西海固,见到最多的是留守老人,夕阳下赶着羊群回家的老人,在屋檐下晒太阳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一件看不出颜色的棉衣,便守护一季寒冬,几片马铃薯、几块干馍馍,便是一顿美味餐食。

沙地里什么都不长,只有马铃薯能耐得住这般苦寒,一年四季,除了馍馍,就是马铃薯陪伴着人类。马铃薯又叫洋芋,在西海固地区有悠久的食用传统。红军长征抵达固原时,红25军还曾教会单家集老百姓做粉条,至今被称作“红粉”。艰苦岁月里,马铃薯填充着人们饥饿的胃,成为“救命蛋蛋”,却也成为贫穷的象征。

在这里,马铃薯既是主粮,也是蔬菜,更是生活。

然而,今年的秋天,好像格外不同。

一望无际的洋芋田,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开阔格外美丽。马铃薯田如万顷碧波,微风吹过,碧波**漾。

熊志忠的脸上、身上都沾着新鲜的泥土,鞋子上还挂着新鲜的洋芋叶。他在小山一样的马铃薯堆里抓起两个硕大的马铃薯,脸上乐开了花:“今年马铃薯大丰收,历史上从没有过!”

这个秋天,熊志忠是这些年来最忙的。熊志忠家四百亩马铃薯喜获丰收。站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里,熊志忠的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今年收成好,即便请了二十多个人来帮忙,他也要亲自上手。

熊志忠是西吉县红耀乡小庄村党支部书记。农户们靠着马铃薯增收致富,熊志忠带着小庄村村民们所耕种的坡地更是三次创马铃薯单产全区最高纪录,被传为佳话。

过去的果腹之物,怎么变成今天的致富法宝?

熊志忠的答案有些简单:“有政府扶持,用科学理念种。”红耀乡位于西吉县西北部,这里高海拔、低气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高寒干旱、土地广种薄收,村民们常年靠着几亩冬小麦和豌豆讨生活、填肚子,马铃薯亩产量从未超过五百公斤,只能算是农民勉强糊口的“洋芋蛋”“救命薯”。熊志忠想到,高海拔、低气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正是马铃薯生长得天独厚的优势。马铃薯在西吉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问题是,如何让小小的马铃薯不再受气候所限,而是为人所控、保质增量?从2007年起,他就开始摸索,那年秋天一场雨后,他给自家地里覆了地膜。政府免费给农户提供地膜,可大家都嫌麻烦。熊志忠一着急,找人开着自家三台四轮车,加满油后把全村6900亩地都覆盖了地膜。

西吉严重缺水,用这种方式,小庄村地里锁住了秋雨,也就是锁住了水。来年春天种下的土豆,长势就旺了。熊志忠抓起一只洋芋:“你看我们种出来的,虫眼少、草眼少,外皮红润。为啥?我们琢磨多少年了!”

熊志忠可不是吹牛,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于2011年、2014年、2017年三次打破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单产纪录,亩产分别达到5116.4公斤、6162公斤、6246.98公斤。一亩地收上万斤马铃薯,过去想都不敢想。2018年,熊志忠被自治区评为“十佳种植能手”。熊志忠将他的秘诀传授给乡亲们。村民们眼见心服,也都跟着他学技术学知识,如今熊志忠不用再自己给村民覆膜,他开了个回收旧地膜的站点,收多少旧的,就把政府补贴的新膜发多少给村民,种植、防污染两不误。

在熊志忠的带动下,整个红耀乡都重拾了种马铃薯的热情,今年全乡种了足足5万亩,整个西吉也都重拾了种马铃薯的热情,今年全县种了80多万亩。

除了像熊志忠这样的带头人给力,西吉在科学种田上下了苦功夫,从种子到种植,都有专家亲自动手或是指挥。西吉硬是把老作物种出了新模样,成为中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朝霞染红了天际,秋天的风格外醉人。这天,熊志忠又起了个大早,他要安排今年马铃薯全国销售的事务。现在,西吉马铃薯的名气大了,红耀乡的马铃薯开始供不应求。

熊志忠从车库里开出他的三轮车,这些年他就是驾驶着这辆三轮车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山路崎岖,地面凸凹不平,熊志忠好几次被地上的石子颠得几乎要跳起来。路上,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权振堂夫妇。夫妻俩种了40亩马铃薯,今年预计能出产十几万斤,按一斤6毛5分算,今年收入能过十万元。权振堂开着收割机在田里驶过,收割机上的大爪子不时翻出一个又一个深红色的马铃薯,当地马铃薯大多是红皮,一个个新鲜的马铃薯躺在地里,像是一枚枚红宝石,散发着实实在在的馨香。

朝霞里,四辆满载马铃薯的大货车从西吉县红耀乡小庄村出发,迎着朝霞一路驶向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每天向四川、云南等市场发货100吨以上,连续销售5个多月。这些数字,都在熊志忠心里,他如数家珍。这几年,红耀乡小庄村的马铃薯连年喜获丰收,全村种植的5000亩马铃薯总产量1.25万吨,经过分拣窖藏反季节销售,在全国铺开了市场。尤其近年来,西吉调整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调整为主线,聚焦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发展思路,种薯繁育、淀粉加工、鲜薯外销、主食开发“四薯”并举,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亿多元,推动马铃薯产业向集群式、系列化、精深化发展。2020年,西吉县种植马铃薯80多万亩,总产量160万吨,总产值17亿元。马铃薯从昔日的“救命蛋”,发展成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托起当地群众的小康梦想,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延伸到千家万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西吉县现有人口约50万,占了固原三分之一。西吉,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宁夏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成绩来之不易。

现在村里富裕了,走出去的年轻人开始陆陆续续回乡创业。熊志忠说,他现在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推动小流域治理、旱梯田建设,让西吉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与大自然抗争变成扎扎实实的成果。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