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密的粘膏树下,是身着盛装的白裤瑶村民。

男人们穿着色彩斑斓的交领上衣,白色及膝裤;女子则戴着厚重的宝塔型帽子,服装为黑、白、蓝三色短衫和蓝色百褶裙。他们握着钢刀利斧,在树干上不断地用力砍凿。

一株株粘膏树,像一个个巨大的酒瓶子,酒瓶子上插满纤细的枝条。这种树大多生长在白裤瑶村寨的周围、村民的房前屋后、坡脚地边,树干最高达二十多米。这种树可以存活三百年以上,它的形状奇特,有别于其他的树木,每棵树的躯干都是中间壮硕两头瘦小,有的树腹部甚至要比树冠、树根大出五六倍。树冠不大,枝杈不多,恰到好处地避免了头重脚轻的缺陷,使它在狂风暴雨下顺利地成长。在白裤瑶看来,家园旁的粘膏树犹如一个个丰腴的孕妇站定村口,时刻在期盼着亲人的远归,因此,他们又将粘膏树称为“母亲树”。

南丹的白裤瑶乡亲都知道,一株粘膏树要想连续生产出粘膏,必须经过白裤瑶人如此这般的砍凿,不经砍凿的粘膏树是永远长不出粘膏的。里湖乡有个白裤瑶居住的寨子叫怀里屯,屯村头有一棵需三个人才能合抱的粘膏树,这株树树龄已逾百年,由于没有经过砍凿,至今没有流过一滴粘膏。

白裤瑶非常懂得粘膏树的习性,他们砍凿粘膏树也很有讲究。当粘膏树长到两米多高时,他们就从一米五以上的部位进行有规则地砍凿,砍凿的时间选在每年的三四月份,砍凿的形状像蜜蜂筑巢一样。这些经过砍凿的树干,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有粘膏从砍凿的部位自然流出。

白裤瑶人说,这种树是通灵的树。凡是白裤瑶居住越密集、风俗越古朴、习性越原始的地方,粘膏树就长得越多、越高大,产的粘膏也就越好。粘膏树,是白裤瑶所用的称谓。很多植物学家多次深入到瑶乡对粘膏树进行考察,却始终找不到这种树的学名,只好把它定性为椿科类植物。

粘膏树是白裤瑶地区特有的珍贵树种,易种难活。白裤瑶民族视其为家人,为了确保粘膏树的成活率,白裤瑶乡亲签下植护协定,由居住在附近的白裤瑶妇女和孩子组成植护队,由“护树妈妈”和“护树宝宝”负责粘膏树的后期护理,树木成熟后,取出的黏液由“护树妈妈”和“护树宝宝”植护队免费使用。

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她们将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浸泡加工后,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灰过滤、发酵呈黄色后便可染布;在染布过程中经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带暗红色为止。为了使布坚挺耐用、颜色深重,她们还把已染好的布放入炖缩的牛皮溶液或猪血溶液里,进行蒸晒。

与其他瑶族分支不同,在南丹,白裤瑶的天然染料来自守护他们家园的粘膏树。没有粘膏,永远不可能制作出斑斓的白裤瑶服饰,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粘膏的作用也还没有任何化学物品能够取代。一般一个白裤瑶家庭一年需要用粘膏五六斤,富裕的家庭多达二十斤。在南丹,大约有七八千户白裤瑶家庭,粘膏用量十分惊人。

此时,正是白裤瑶人一年一度的染布时节,家家户户的瑶舍前、庭院里都晒满了染布,风吹过来,巨大的布条飘**在空中,煞是好看。

十岁的陈明丽正在跟着妈妈学习染布,她熟练地给妈妈打着下手——用两只小手拽住一块长方形布角的两角,用力一抖,蓝布就服服帖帖地铺在了草地上。

陈明丽的妈妈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她一边烧起柴火,在灶台上架起大铁锅,一边将取下的粘膏用特制的画笔蘸画在土白布上。锅里沸腾的深蓝的染料就叫作“蓝靛”,白色的土布在这种颜料中就会呈现各种层次分明的蓝色;她在布面绘制成一幅幅图案,染、煮、浸泡、晒干后,布面自然呈现黑、白、蓝相间的纹理。心灵手巧的瑶族妇女就根据纹路,用五颜六色的花线在布面上精心刺绣。做一套白裤瑶衣裙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制作时间长达半年甚至一年之久。过去,她们用双手给家人制造温暖,如今,还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财富。

陈明丽随家人搬到这里已有三年多。在他们的瑶舍后面这个崭新而干净的社区里,三百余栋小楼依山而建,蔚为壮观。

这片土地曾长久笼罩着一张神秘面纱。云贵高原南麓,广西西北部,距离首府南宁约四小时车程的南丹,被称为中国白裤瑶之乡。这里满目皆绿,得益于白裤瑶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四面环山,加上山高、路远、艰险、土少、缺水、贫瘠,长久以来,使得南丹白裤瑶聚居区成为极度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白裤瑶的村寨多依山而建,村里少有大块而平整的土地,“九分石头一分土”,筑寨是个大工程。他们没有想到会有一天,政府帮他们在“九分石头一分土”之上建起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美丽社区。要生活,要让白裤瑶人更好地生活;要发展,要让白裤瑶文化更好地传承——让白裤瑶民族过上他们向往的好日子,更是党和政府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2018年,陈明丽一家同南丹1.35余万白裤瑶人一道从深山密林搬迁。这个“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他们分别安置进了里湖王尚、八圩社区、八圩瑶寨三个特色新寨。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裤瑶群众的新家里,孩子的奖状总是被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它们被视为一个家庭的荣耀,也折射出白裤瑶人教育观念的改变。白裤瑶孩子们的身上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一代人。这些孩子既与父辈一样,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又与父辈不一样,他们成长于新时代,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为自己积蓄看世界的能力。

“咚!嗡轰……”

“嗡轰!咚……”

铜鼓声从里湖王尚安置点的一栋小楼里飘出来,黎仁才正在调试铜鼓。铜鼓,被白裤瑶人视为民族的象征,珍若瑰宝。黎仁才花5000元左右买进一面铜鼓,经过悉心的打磨、调音,才能敲出白裤瑶人所需要的洪亮、浑厚的鼓音,最终售价可达1.2万元左右。这样的鼓,黎仁才一年能卖出两三面,为家庭增收2万多元。仅仅是几年前,黎仁才可没敢想过这样的好事,白裤瑶男人祖祖辈辈会敲的铜鼓,竟然成为瑶寨脱贫致富的法宝。

“卓摆共产党(感谢共产党)!”黎仁才开心地说道。在南丹,这发自肺腑的话,是白裤瑶乡亲们的心里话。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