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的不同对策

隆庆六年(1572年)的春天,首都北京很不平静,谣言很多,小道消息不断。

各种各样的传闻中,有两点很具有震撼力:一是说隆庆皇帝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二是说,中央主要领导之间已经分裂,张居正勾结冯保要整垮高拱。或许说到具体问题时,人们的看法未必一致,但是有一点大家都公认:大明帝国的政局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最高领导人病重的事是最高机密,人们也只能私下里窃窃私语而已,但是,中央主要领导之间闹分裂的事,尤其是说到高级领导干部与太监勾结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这可不是小事,严重违纪啊!高级领导干部勾结太监,兹事体大,安能坐视?

是,还没有很扎实的证据,只是怀疑、推测。但是“议员”有这个权力,也可以说有这个责任,根据听到的问题就弹劾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高拱的门生和替高拱打抱不平的“议员”,进行了联络、研究,准备集体行动,发动猛烈的攻势,发誓要把严重违纪的张居正和企图干政的太监冯保一举驱逐出首都!

此事,高拱不可能不知道,倘若他抓住这个时机予以支持,很可能一举就能把冯保和张居正拿下!

但是,高拱的想法却与众不同。高拱和隆庆皇帝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厚感情,这种近乎父子之情成就了高拱,也害了高拱!

眼下,高拱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感情左右了他的行动。

按照高拱的想法,现在皇帝的病情很严重,已经近乎不能进食了,如果任凭“议员”纷纷弹劾冯保和张居正,揭发他们相互勾结密谋整垮高拱,皇帝知道了真相,一定会盛怒,在这个危急时刻,怎么可以再让皇帝生气?而且,涉及张居正勾结冯保谋害高拱的事情谁也处理不了,只能由皇帝亲自处理,皇帝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怎么忍心再给他增添负担,苦圣心、伤圣怀呢?

所以,高拱决定,宁可自己受委屈,哪怕真的被他们谋害致死,也绝不能给皇帝添增烦恼了!无论如何,一切都要以皇帝的生命为重!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仿佛我们做父亲的,自己受苦受累没有关系,只要换来孩子的安康快乐,一切都是值得的!

完全可以相信,高拱就是以这样父亲般的情怀来思考当下的政局及其对策的。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说,那就是高拱对他和张居正的友谊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至少,他认为张居正是一时糊涂或者赌气,才和冯保搞到了一起的,还有挽回的余地。

基于这样的考量,高拱决定采取行动。

在高拱把他的计划付诸实施前,不妨去看看他的金石之交张居正在干什么吧!

表面上看,当下的形势对张居正很不利,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面临着狼狈下台的危险。固然,苏州进京上访的顾绍举报他收受徐阶贿赂的事和巡按御史杜化中弹劾查办福建金科、朱珏的案子中违法贪腐之事,最后高拱都没有再深究张居正本人涉案的问题,算是了结了;宋之韩要弹劾他的事也被高拱制止了;张集参揭有人勾结太监加害首相的事被化解于无形;但是,现在官场上都在议论他和冯保勾结的事,而且他也了解到,“议员”们准备集体行动,集中强大火力,向他发起猛烈攻击。一旦付诸行动,局面将不可收拾!

有一件事,张居正应该印象很深刻:在他刚进入官场不久,首相夏言和三边总督曾铣就被杀头,他们的罪名是“交结近侍”。其实就是曾铣建议出兵收复河套,而这件事他私下里先和首相夏言沟通了,仅此而已。两个高级文职干部之间就重大行动方案私下里沟通一下,尚且以违法乱纪判处死刑,何况是和太监结交,密谋夺取政权的事?

可见,此时的张居正处境非常危险!

可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在张居正看来,隆庆皇帝行将就木,整倒高拱的时机已趋成熟!

春节过后,皇帝病危过一次。他拉住高拱的手,沉痛地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怎奈东宫年幼啊!”一句一顿足。又托付高拱说:“以天下累先生!”这个场面,张居正是目睹了的。过了一段时间,皇帝突然命人抬他到内阁办公室,其实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去看看,这个举动很反常。张居正细细端详了一番,觉察出隆庆皇帝色如黄叶,骨立神朽,支撑不了几天了。他这次来内阁似乎是来做最后的告别的。

这让张居正很兴奋,也很紧张。他和冯保研究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按照自己的意图拟遗诏!一旦皇帝去世,遗诏对外公布,造成既成事实,政局的转折,就在他的掌握中了。

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张居正和冯保的谋略,是何等胆大,又是何等高超!

不巧的是,这天大内传出指示,说皇帝病重,要高拱和张居正到宫门候宣。高拱与张居正急忙赶过去,走到恭默室北边,高拱看到张居正的文字秘书姚旷手持半寸厚的红纸套,跑步而过。高拱叫住他,问:“送与何人?”姚旷答:“与冯公公。”说着就跑掉了。姚“秘书”以为此事高拱一定知道,就直言相告。高拱很生气,质问张居正说:“密封里是什么?国家之事,应该在政府里研究,为什么要交给宦官呢?”张居正脸色发红,汗珠直淌,干笑着不知如何回答,良久,才自嘲道:“我每天都与他喝酒吃饭,你安能一切都盯着我?”高拱琢磨不透张居正的话,但是又觉得他说得也是,怎么可能一举一动都盯着他?人家暗地里要做些什么,是没有办法监督的。

王世贞多年后在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禁不住又嘲笑高拱“浅,不复置臆”。就是说胸无城府,如此重大的问题问完也就完了,居然不再放在心上了。

何止这件事,“议员”集体行动弹劾张居正和冯保的事,也令高拱感到不安。倘若真的付诸行动,那必然给重病的皇帝增加忧烦,他不忍心,也不允许!所以,高拱毅然抽出时间,亲自召集几位重量级的、跃跃欲试的“议员”,要他们马上停止一切行动,无论如何不能弹劾张居正和冯保,一切以君父的健康为重,以国家大局为重,止息风波!他说得很诚恳也很坚定:“如果你们不听我的劝告执意要干,那我没有别的办法,马上辞职!一切后果都由你们承担!”

别忘了,张居正还有一个案子攥在高拱手里呢!核查结果也出来了:除了杜巡按报告中所说,清查的结果是:当金朱二将求老首长戚继光解救的时候,戚继光就向张居正请示办法,经过戚继光的安排,金朱二将见到了张居正,并各自向他行贿1000两金子,张居正遂给兵部打了招呼,让把案子转交福建省处理,随即又给福建巡抚何宽写信,交代处理办法,又让戚继光把两个人调到他的军区工作。就是说,背后是张居正运作的。

怎么办?难道,连张居正一起查处?

高拱不能这么办吧?如果查处了,于公,会给广大群众这样的口实:这么高的位置上的领导干部还这样,官场还有干净人吗?如此,中央的威信何在?形象何在?于私,这个时候官场已经到处谣传高张兄弟失和,矛盾一触即发,倘若真的把案子真相公布出去,那大家一定会议论,看人家张居正多够朋友,张罗着给高拱祝寿,写的寿文对高拱那样崇敬、感恩,而高拱呢?却整人家张居正!

以反腐败绝不手软、解决执法不公为号召的高拱也不得不妥协了。最后,司法机关上报的处理意见是:给予兵部副部长谷中虚、福建巡抚何宽撤职处分;金科、朱珏行贿求解之说,查无实据,但是两个人贪污腐败“罪不容诛”,交福建巡按御史再审讯一次,从重拟罪上报;戚继光私庇腐败分子,任情引荐,予以戒谕——或许可以理解为相当于诫勉谈话吧,只是不是找来面对面诫勉,而是发布公文,公开批评、训诫。至于张居正参与其间的事,只字未提。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高拱正义在手,权力在握,却一心想着如何稳定局势,止息风波,不要因为发动对张居正和冯保的攻势而给病重的皇帝带来烦恼;张居正却和太监冯保秘密策划,为发动夺权攻势紧急布局。

但是,张居正心里仍然不踏实,在他看来,此时公布福建案子的处理结果,本身会不会隐藏着什么阴谋?更重要的是,高拱亲自出面强力阻止“议员”集体发起进攻的事。张居正暂时还不知道。他忐忑不安。毕竟,他内心隐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一旦泄露,真是要家破族灭啊!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